高山上的光伏
——包头100兆瓦光伏项目施工印象记

发布日期:2021-11-16 信息来源:新能源分公司 作者:卢凤权 字号:[ ]

四年前,也就是2017年9月20日,当我参与业主方组织的100兆瓦光伏项目踏勘时,我无法想象项目施工的情景,更别说竣工后的场景。因为包括我们和另一家公司参与踏勘的人员都认为,在这个地方建光伏,难度实在太大了,难,比蜀道还难!

极目远眺阴山山脉,一条条长蛇蜿蜒盘旋而来,哪有半点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蒙古草原样子,纯粹就是贵州地形的省外版,甚至比贵州的山地还零散杂乱。崇山峻岭之上,星星点点的山樱桃和野玫瑰,枯枝败叶,一种悲壮的感觉就袭上心头,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也随之而来。

包头,是古匈奴和汉王朝争夺的前沿阵地,也是走西口的目的地之一,如今,我们有幸踏着和平的道路,沿着历史的行进路线,贵州电建人从南到北,在包头,留下自己的足迹。作为本项目的始终参与者,在此分享一下个人印象。 

一、艰难的找地

2017年年底,本项目已经确定为我们公司承接。2018年3月15日,两家施工队伍进场,开始前期准备工作及基础施工,包括现场红线确认、入场道路施工、项目门头组立等。

印象最深刻的2018年5月25日至5月29日,参与设计方现场复勘。

我当时带着三个专工,和设计人员,还有业主方的两个项目专业技术人员,和施工队的现场负责人,以及一个临时雇用的测绘员,早早带上干粮和矿泉水,把车开到山下,然后徒步上山,一走就是一天。

工程规划区域基本无路,攀着石头一步步向上,烈日炎炎,汗流浃背。设计钱工是个胖小伙,走不到500米就气喘吁吁,要停下来休息,不过还是要给他点赞,五天复勘,真心坚持不容易。

辛苦自不必说,但勘察后给我的感觉不是热,而是凉,透心的凉!在3500亩的规划场地中,有一半地块在35度至40度,40度以上占到30%,有的地方,人都站不稳,土质疏松,一路下滑。初步估计,不能布置的容量超过15兆瓦!

报告出来后,我们后来还和业主方的项目经理找了两次地,一直到2018年底才初步定下建设用地。

二、路遥知人力

项目建设场地位于包头市石拐区五当召镇大前村及后厂汉沟前村之间,场地距离五当召镇约10千米,距离包头市约30千米。项目有土路连接五当召镇,沿河谷而进,坎坷不平,而且每逢雨季,道路就要冲断。

作为总包项目部,无车、无网络、甚至连台打印机也没有,施工管理困难重重。

从项目人员租住处到施工现场距离超过10公里,步行需要超过2小时。为了监管现场安全质量,我和安全总监多次从住处徒步去工地,当然,更多是蹭合作方的车。 

三、创造条件也要上

6月18日我司项目部正式组建,合作方十一院和两支施工队伍进场,因和业主方的施工合同一直没正式签订,虽然桩基塔基放线工作已经开展,但设备材料短期不能确定,无法进行基础浇筑,项目前景难以看好。

为业主用户服务,把工作做在前面,这是贵州电建人的原则和底色,不等不靠,有条件要上,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在公司有关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下,项目经理积极协调意向性的供货厂家,最终在6月底10兆瓦支架发货到场。挖掘机开始挖临时道路,桩机、人工打桩同时开展,工程建设正式拉开序幕。 

四、从固定支架到柔性支架

施工队进场施工,对现场全面测量放线后,现场地质情况比初勘预计的复杂太多,很多地块,虽然坡度仍可,但其间断崖绝壁、沟壑遍布,根本无法成片布置,甚至不能成组布置。

最终报告到收购方青岛城投,他们到现场检查后,也对现场实情表示认可,并提出把30兆瓦容量的支架改为柔性支架。

本支架结构由钢柱、钢梁、斜撑、拉杆、地锚、钢丝绳和缆风绳等组成,设计倾角为37°,根据地形地势,分东西走向和南北走向两种安装形式。据了解,山地柔性支架项目之前并无成熟可参考案例,特别是东西走向的人字柱施工。

无先例可循,但项目已是背水一战,必须摸着石头过河,且只许成功,不许失败。

从项目施工最终施工情况来看,南北走向合格率可保证100%,但东西走向返修较多,从放点、浇筑开始,施工要求很高,倾角把握难度极大,必须精确计算,并在施工中运用辅助工具,才能把图纸设计成果呈现为施工结果。 

五、与雪共舞

我司于2019年10月14日与上海电气集团股份公司签订施工合同,按照合同条款和相关领导要求,2019年12月31日至少要实现15兆瓦容量并网发电,而第一批组件和第一台箱变,分别于12月10日和24日才到场。

时间不等人,天气也不待见,内蒙从10月即进入冬期施工,这里夜间最低温度可达零下25度,白天也是零下10多度,真的是冷风如刀,刮在脸上脆生生的疼。

11月10日,第一场雪不期而来,一时间,万里雪飘,千里冰封。北方的冬季,下雪比下雨还勤,第二场、第三场接踵而来,而且来了就不化了。

于是,在白雪皑皑的山岗上,我们项目管理人员、施工人员不畏严寒,与雪共舞,呵气成冰,争分夺秒抢装每一组支架和组件。

虽然最后因为外线原因,项目没有如期并网,但通过全体参战人员的努力,完全具备了并网条件。

六、质量,最深的执念

作为分管技术和质量的项目总工,工程质量,是我最深的执念。

因是非直管项目,指令路径过长,执行难度较大,合作方所属施工队庞杂,工艺质量也是各有标准,各具特色,对整个工程推进和工艺保证极其不利。

2020年1月4日,对现场全面安全质量联合检查,问题不少,对发出的整改指令,直到4月底,仍未完全整改完善。也就在4月底,当时新能源事业部派出督察组,对现场质量全面检查和督导整改。

因为质量问题,我曾经在项目生产会上拍了桌子,与施工队负责人有过激烈争执。

很多时候,感觉力不从心,感觉拳头打在棉花上,无从着力;很多时候,想过放弃,感觉自己能力不足以应对复杂的工作关系;有时候想,也许不是别人做得不好,而是自己要求太高。

鬓角的白发在自我怀疑中潜滋暗长。

不过经过内心坚持和现场整改,最终工程质量还是有了大幅提升,功能性和安全性完全得以保证。

七、回顾与展望

一路风雨一路歌,几多辛酸几多情,两年多时间,再回首,弹指一挥。2021年6月底,项目完全具备全容量并网条件,因为非施工原因,直到9月3日,项目终于全容量并网。

作为公司甚至是业内第一个山地柔性支架的光伏项目,为能参与其中感到荣幸。展望未来,要求未来的自己,坚持公司知行合一的理念,不断学习充电,真抓实干,切实履约,不光有苦劳,而是建立功劳,我们建设的,是高山上的光伏,我们留下的,应该是高山上的光环!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浏览次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